名称: 刺槐
|
类别: 灌木 |
别名: 洋槐 |
科名: 豆科 |
拉丁名: Robinia pseucdoacacia |
|
生态习性 |
具有速生、抗旱、耐瘠薄、耐烟、耐盐碱、繁殖力强等特点。在沙土、壤土、粘土上均能生长,甚至在矿渣滩、石砾土上也能生长。 |
形态特征 |
刺槐系我国于1995年从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引进的刺槐新品种,为人工诱变植株,分速生型和饲料型两种。
速生用材型刺槐与普通刺槐相比,其速生性极为明显。速生型刺槐扦插苗当年高度可达3M,地径3.5CM,栽植三年后树高5M,胸径6CM。
饲料型刺槐无刺,呈灌木状,主干不明显。叶子大小为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,且叶肉肥厚,非常适宜做动物饲料。 |
繁殖培育 |
主要是扦插,繁殖力强,较普通刺槐具有更强的适生能力,在海拔2000M以下,降水量不低于200MM,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℃,坡度在50o以下地区均能生长。对土质要求不严格,可广泛栽植。 |
园林用途 |
四倍体刺槐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。 |
产地分布 |
原产北美,现欧、亚各国广泛栽培。19世纪末先在中国青岛引种,后渐扩大栽培,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,尤以黄、淮流域最常见,多植于平原及低山丘陵。 |